测试问答
-
Zeta电位是如何受影响或者被改变的呢?zeta电位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pH值或电导率。两者都对zeta电位的大小和正负极性起着关键作用。聚电解质也有类似的影响。如果极性改变,它将通过等电点(pH)或17 0
-
在DSC测试表征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升温速率和样品量呢?1、提高对微弱热效应的检测灵敏度:提高升温速率,加大样品量2、提高微量成分的热失重检测灵敏度:加大样品量3、提高相邻峰的分离度:慢速升温速率,小的样品量16 0
-
用dsc如何测试得到样品不同温度的比热容?比热容一般用蓝宝石法,即已知蓝宝石比热容,通过测试蓝宝石,:空白坩埚,待测样品的三个dsc曲线,计算得到样品的比热容。13 0
-
DSC纵坐标一般以mW/mg表示,测试结果是mW,如何转换?直接用mW数据除以测试样品的初始质量即可11 0
-
什么是煤的密度、堆密度、假密度、真密度和孔隙度煤的密度:煤的质量与煤的体积之比。煤的堆密度:煤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质量与煤的体积之比。煤的假密度:20℃时包括孔隙在内的煤的质量与煤的体积之比。煤的真密度:213 0
-
静态容量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原理及过程静态容量法比表面及孔径分析原理及过程静态容量法测试通常在液氮温度下进行。在样品管中放置准确称量的经预处理的吸附剂样品,先经过抽真空脱气,再使整个系统达到所需的真13 0
-
吸附量与什么有关?吸附量与吸附剂和吸附质的性质、吸附温度、气体压力有关,也和固体表面的洁净程度有关,也就是说,国体表面存在的杂质会改变吸附量,这是进行吸附试验前要求进行脱气处理的12 0
-
在介孔分析的每一步中,孔的内表面积是怎么求得的?在介孔分析中,通过测定每一个压力增量下的吸附量,根据这个很小的压力区间可以计算得到一个平均孔径(用Kilven、Helsay方程),然后把吸附的氮气折算成液氮的15 0
-
什么是BJH吸附平均孔径?怎么求得的?BJH吸附平均孔径:由BJH吸附累积总孔体积与BJH吸附累积总孔内表面积计算得到的平均孔径,有孔径的上、下限;对于圆柱孔,D=4V/S,对于缝隙型孔,D=2V/15 0
-
孔径分析与介孔和大孔分析在微孔的情况下,孔壁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相互重叠,微孔中的吸附比介孔大,因此在相对压力<0.01时就会发生微孔中的填充,孔径在0.5~1nm的孔甚至在相对压力10-16 0
-
微孔、大孔、介孔是怎么分类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把粉体材料中的孔按尺寸分为微孔(Micropores):孔径<2nm;中孔或介孔(Mesopores):孔径2~50nm;15 0
-
物理吸附为什么要在低温下进行?物理吸附时,固体表面对气体分子的吸引力很小,其吸附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在接近气体的液化点时,吸附量最大,因为这时气体分子的动能最小,随着温度的上升,气体分子的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