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主要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确证、药物分析、高分子材料、纳米光学材料等各领域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方面的测试,可用于吸收、透过、散射等测试,配置150mm积分球、URA附件,可用于各类粉末、固体、膜及光学玻璃等样品的光谱信息测试,用于测试光学材料的吸收、透过、散射镜面散射以及漫反射)等光学特性。
样品要求:
粉末样品:要求100mg以上,如不足,默认与硫酸钡测试,会对数据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请悉知
块体样品:15 mm<长/宽<50mm,厚度最大10mm,透过率测试长宽要大于30mm
液体样品:至少5ml,同时需提供50mL以上溶剂。需告知并提供溶液中溶剂做背景扣除,如果不能确定所测数据大小,请尽量提供足够的溶剂,方便实验室进行稀释;一般默认白板是硫酸钡,需要聚四氟乙烯白板的请提前说明;
液体样品由于近红外需要切换光源等原因,一般1400nm以上数据会有严重波动,请悉知
类似基底上带膜的块体样品,想要扣除基底的影响,请准备2块空白基底
请注意漫反射积分球模式默认测试范围到2500nm
如需做平行样,需按新样品计费;
如有其他疑问,请联系前期对接的技术顾问


-
在可见到紫外、近红外到可见的波段内信号的跳跃?
分别对应光源切换(光源强度的差异) 和检测器切换(信号水平的差异)的情况;300多的地方波动,是换灯所致,可见换到紫外; 800多的地方波动,是换检测器所致,近红外到可见;具体波动的波长位置因仪器不同而略有差异;实际的波动情况也和样品相关。
-
如何计算吸收率?
吸收率其实是个不太严谨的概念,可理解为1-R%-T%的结果。
但是实际应用中,吸收率的换算并不准确。因为无论是R%还是T%,本身测的都是相对的数值,且透过的测试和反射的测试,光打在样品的区域未必是一致的,导致1- R%-T%结果的误差,甚至出现负值。一般测试中,我们也不建议去算吸收率。严格意义讲,吸收率主要体现在特殊的薄膜材料,均质的,光学玻璃等。
液体样品需要吸收率的数据,如果要用1-R%-T%去计算,确保样品比较稀,散射比较小或者可以忽略,这样R%就可以忽略;可预约透过率测试,得到透过率T%,再去1-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