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XRF)利用高能X射线与样品中原子发生作用的原理来确定样品中元素的组成和含量。X射线源(通常为X射线管)产生高能量的X射线,这些X射线穿透样品并与样品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在这些作用中,X射线能量足以将样品中的内层电子从原子中击出,形成空位。 当内层电子被击出后,外层电子会补充这些空位,释放出能量。这种能量释放称为荧光。每个元素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其荧光的特定能量。因此,通过测量样品中发射出的荧光的能量和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元素种类和相对浓度。
X射线荧光 (XRF) 过程示例:①入射光子 ②特征光子。
利用X射线荧光原理,理论上可以测量元素周期表中铍以后的每一种元素。 在实际应用中,有效的元素测量范围为9号元素 (F)到92号元素(U)
X射线荧光光谱分离(分散)、识别和强度测量的技术催生了两种主要类型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波长色散式 (WDXRF) 和能量色散式 (EDXRF) X射线荧光光谱仪。
WDXRF 和 EDXRF 有什么区别?
XRF 的两种方法是波长色散 (WDXRF) 和能量色散 (EDXRF)。
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检测和分析荧光X射线的方式。
WDXRF 是一种根据波长分离 X 射线的检测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 X 射线引导至晶体,然后晶体根据射线的波长将射线发送到不同的方向。
有两种系统可使用此方法:
- 顺序——将探测器放置在固定位置,晶体旋转,使探测器依次拾取不同的波长,从而建立 XRF 光谱
- 同时——这种方法同时使用多个探测器或晶体,检测一系列波长
波长色散 XRF 具有更高的分辨率,适合分析更复杂的样本。
然而,WDXRF 方法效率较低,因为它涉及更多组件,需要使用更高功率的 X 射线来弥补。
从实际角度来看,这使得 WDXRF 系统更加昂贵并且使用起来更加复杂。
EDXRF 直接测量样品发射的不同 X 射线能量。
该方法通过计数和绘制每个能量点的相对 X 射线来生成 XRF 光谱。
这是一种快速的方法,以高速率重复分析,然后将结果分类到不同的能量通道中。
与 WDXRF 相比,能量色散法几乎可以同时获取整个 XRF 光谱。
这意味着它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检测到元素周期表中的大多数元素。
XRF 的应用
XRF 分析仪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受到 X 射线束照射时发出的荧光(或二次 X 射线)来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
样本中存在的每种元素都会发射一组独特的荧光 X 射线特征。这相当于指纹。
XRF 分析最重要的部分是能够批判地看待收集并显示在光谱中的数据。
然而,为了正确、轻松地解释这些数据,首先需要对 XRF 仪器进行适当的校准。
校准将通过根据预设标准进行测量来确认任何测量的准确性。
与其他形式的光谱学不同,XRF 不需要在操作之间定期重新校准,但建议定期重新校准仪器以确保读数准确。
至于数据本身,有三种形式:
- 定量
- 半定量
- 定性
XRF 分析仪具有预先编程的校准和设置来实现这些不同的测量。
然而,尽管现代 XRF 分析仪可以在傻瓜式水平上运行,但了解这些分析形式之间的差异非常重要,然后才能正确、实际地解释数据。
XRF 结果是定量的、半定量的还是定性的?
首先要确定的是分析的目的。
获取适合您的目标的数据非常重要。
您获得的结果类型也取决于样本本身。
如果您首先了解它们测量什么以及它们彼此有何不同,那么您将更容易决定所寻找的结果。
它还将帮助您发展您的 XRF 技能。
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每种数据,但这里是每种数据的简要概述:
- 定量数据 是您正在分析的样本中存在的元素的绝对数量。
- 半定量数据 通过比较样本数据来获取每种样本中元素相对数量的信息
- 定性数据 是样本中每种元素特定的 X 射线荧光能量的计数。
定量数据
在 XRF 中,定量数据包含一个数字和一个单位,通常是 ppm(百万分率)或样品中存在元素的百分比重量。
有仪器校准可以将原始定性数据转换为定量数据。
这些校准包括:
- 基本参数法 (FPM) – 基于 X 射线束理论强度和过程其他方面的软件算法,根据峰值强度计算元素浓度
- 使用标准校准——根据准确已知的元素浓度,仪器将得出校准曲线,然后计算样品的 X 射线荧光输出浓度。这种方法仅在分析具有相似模式的样品时有效。
一些校准更多地依赖于数学,而另一些校准则依赖于已知样本的先前分析。
现代先进的 XRF 仪器将定量计算和报告数据,无需用户的额外输入,但用户了解何时此类分析最可靠非常重要。
成功的定量分析需要满足多种条件:
- 样品必须均匀,不得有不同层、杂质或其他物质夹在其中
- 校准必须适合样品
- 必须有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测试
- 样品必须满足正确的厚度条件(见下文)
为了进行定量分析,样品必须具有无限的厚度。
这意味着它们应该足够厚,以确保来自仪器的主要X射线束可以穿透它们,但不会从另一侧逃逸。
半定量数据
当条件不适合提取定量数据时,这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
本质上,半定量数据是通过比较来发挥作用的。
通过分析样本数据,用户可以获得有关相对元素浓度的数据。
这意味着您可以看到样本 A 所含的特定元素的百分比大约比样本 B 多。
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在 XRF 中也称为原始光谱。
它让用户知道特定样本中存在哪些元素,但不知道每种元素的含量。
该数据显示在频谱图中:
- 图表的 x 轴表示元素特定的荧光能量
- y 轴表示记录的计数或脉冲
该图显示了仪器检测到元素特定荧光能量的峰值。
当峰值较高时,意味着与元素相对应的特定荧光的计数更多。
定性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样本中有什么?
原始光谱非常适合非均匀或非均质材料的快速分析。
从根本上来说,对于定性数据,所见即所得:如果在某个荧光能量水平下出现峰值,那么样品中就会存在相应的元素。
XRF样品要求
1、XRF测试是半定量测试,仅作为元素含量百分比的参考,由于测试本身的限制,尤其XRF在检测轻元素(C/N/O/F)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不高,如对准确性有较高要求,建议选择其他方法测试。
2、可测元素范围:常规测试范围11Na-92U,如需测到C、N、O、F其中任意元素,请备注并与项目经理沟通;
3、XRF测试仅能回收没有使用的样品,若样品量较少,一般不能回收;
4、样品量要求:粉末样品需要至少2g;块状、薄膜样品:块状样品尺寸在2.5 ~4.5cm之间,标明测试面(表面光滑平整),样品在测试之前尽量干燥;液体样品提供20ml;
5、含碳元素含量超过10%的样品,请先将样品烧成灰,再测试;
6、XRF的检测限约200个ppm左右,如果低于这个检测限,不太适合做XRF,对100ppm以下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有的仪器噪声峰都有可能比这个高,请谨慎选择测试方式;
7、由于受XRF光管Rh靶的影响,如若测试含Rh、Ru、In、Pd这类元素需提前说明。
XRF常见问题
1. 为什么要求XRF测试粉末样品用量最好达到3 g以上?
因为需要和黏结剂(常用硼酸、石蜡等)一起压片做,如果样品量太少的,需要加很多淀粉容易导致结果不准确。
2. 为什么XRF测试要求薄膜(块体)样品尺寸直接要大于2.5 cm?
因为放置薄膜(块体)样品需要放进测试槽,测试槽的直径是2.5 cm,如果样品太小会固定不了。
3. XRF测试可以精确到多少?
XRF测试是半定量测试,仅作为元素含量百分比的参考,由于测试本身的限制,尤其XRF在检测轻元素(C/N/O/F)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不高,如对准确性有较高要求,建议选择其他方法测试。
4. 含碳量高为什么一定要烧成灰再测试?
含碳量高,C大多数情况下是测不到的,那就在归一化的背景里面,其他元素实际含量是扣除C以后按100%归一的;含碳量高压片可能会不好压片,如果加入粘合剂那么就相当于进一步稀释了待测元素,检出限就提高了。所以一般含碳量高、含有机物的样品需要烧成灰,然后再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