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光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8 0
红外光谱涉及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而拉曼光谱的条件则要求分析物的极化率发生变化,即电子云形状发生变化。明确的能量跃迁会引起极化率的变化,从而引起去激发拉曼事件。拉曼光谱中的每个峰代表特定的分子键振动,峰强度变化很大。拉曼效应通常在存在同核键(如 CC 或 C=C)的分子中很容易观察到(强度较高)。极性键(如 CO 或 OH)通常显示较弱(强度较低)的拉曼谱带。然而,对称性起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有时也可以从极性基团(例如磷酸盐和硫酸盐)中观察到强拉曼线。
拉曼光谱跟踪强度与波长的变化,通常记录在 250 至 4,000 cm -1之间。在此光谱范围内,400 至 1,500 cm -1之间的区域称为指纹区域。此光谱用于识别,因为它包含分析物化学结构所特有的拉曼位移组合。
图 . 拉曼光谱的指纹区域包含一组独特的、定义明确的峰值。测量的光谱可以与已知的库光谱相匹配,以识别未知材料,就像化学指纹一样。即使对于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分子,这种技术也非常有效。
虽然拉曼峰位置提供了分子中存在的键的信息,但拉曼光谱强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测量的拉曼光谱通常用于确定样品浓度,当与化学计量技术结合时,还可以量化复杂混合物的各个成分。这就是透射拉曼光谱 (TRS)背后的原理,它用于药品质量控制,以验证药片、胶囊和粉末中含量的均匀性。

